中國高鐵有多穩?在行駛中的高鐵車廂裏立硬幣,居然都不會倒。這一切的背後,少不了位於常州的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和能工巧匠們的貢獻🧔♀️。其中“中國質量工匠”“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大國工匠”劉雲清為你講述中國高鐵平穩運行的秘密🧝♀️!
劉雲清,人稱“技改大王”、“維修神醫”,他首創的全智能控製機器人高壓清洗機,已服務上萬臺“復興號”🪩🏊🏽。
20多年前剛入行時👩🏿🎤,他還只是中專學歷的鉗工💃🏿。為了擺脫依賴進口設備的憋屈,劉雲清研製的珩磨機成本僅為進口設備的四分之一🕙,精確度相當於頭發絲直徑的60分之一。作為高鐵工人,劉雲清每天堅守崗位,牽頭造機器。歷時兩年製造出世界首臺高鐵齒輪箱全密封清洗機。這份敢想敢做,不怕坎坷的大國工匠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在學習劉雲清精神的同時🧙🏿♂️,不禁思考“工匠精神”的培養👩🏿🦰。
“工匠精神”的培養分為職前和職中兩個階段,場所分別在職業院校和企事業單位。在註重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過程中,高職院校自身同樣需要養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對學生開展專業、專註🧝🏼、精準、創新和個性化培養🙅🏿,培養學生具備未來大國工匠的基本素質🧕🏼。在具體實踐中,高職院校一方面需要不斷培植“文化底蘊”,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強化“一技之長”,提升學生職業能力👩🏻🦽➡️。
如何厚植學生的文化底蘊💆♀️?一是對高職文化進行職業化改造,包括將產業⏫🏄🏼、行業🧛🏻、企業和職業的文化要求融入人才培養過程👨🏽⚕️;二是加強人文教育、力戒高職文化教育功利化。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不斷強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的優秀公民教育,培養學生的責任心、事業心和感恩之心,培育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對企業的忠誠度👮🏽♀️,將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對從業者的素養要求融入專業教育過程中,形成獨具特色的專業文化🪖。
培養學生一技之長是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高職生求學的核心目的🤸🏻♀️。短短3年的高職教育🤦🏼♂️,不可能將毫無實踐經驗的學生培養成一位大國工匠,但可以搭臺子、架梯子🕵🏿♀️,給學生成長為未來的大國工匠提供有效支持。職業院校要綜合考慮學生個性特長📹、職業傾向、知識結構等影響因素,為學生選配合適的職業技能導師,在學生全面掌握專業基本技能基礎上,開展個性化精細培養,突出發展個人的一技之長,使學生真正精通一門技藝,並以此為基礎培養學生的職業遷移能力,為其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