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陽
節
傳統
節日
農歷九月初九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又是一年重陽節😎。
相信經歷了大學生活的你🪥,
一定會比在中學時期更能深切體會到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希望各位同學
在閱讀完這篇重陽節的推文後
也能和家裏的長輩們
撥一通電話👩🏻,聊聊家常
說說最近在學校發生的趣事!
下面請各位跟隨腳步
一起看看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吧🏬!
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
重陽節的習俗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製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
重陽節的意義
重陽節的意義在於敬老🚷、團圓一元肇始🫳,長久長壽被人們賦予了長壽的含義🚐,所以重陽節也是中國的老人節💇🏽。
重
陽
CHONGYANG
望明月,閃閃爍爍掛天邊。
傳思念💅🏻,絲絲縷縷連成線。
憶往昔,朝朝暮暮在眼前。
送祝願,快樂連連在身邊🥱。
在此真心地祝屏幕前的老師🎫、同學們
身體健康,生活幸福,萬事如意!